首页 > 工业4.0

突破核心技术才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www.cechina.cn2018.09.19阅读 10863

  纵观全球制造业,进入转型关键时期,特别在工业机器人部署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和合格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在全球制造升级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部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较高国家,但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机器人发展新机遇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据统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8万台,同比增长30%,预计2018年销量将超过15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62.3亿美元。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93.5亿美元。
  除此之外,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到2020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技术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制、制造水平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与跨越,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存在。只有我们不懈努力、奋起直追,中国机器人一定会在世界机器人的舞台上绽放中国制造的魅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短板
  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的日臻成熟,我国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竞争能力依然不强,我国机器人行业要补齐短板,爬上价值链上游,核心技术仍是关键。
  如今围绕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创新运用,机器人产业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正处在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能。据《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9.7%。但是在巨大是的市场体量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70%是国外品牌,这表明了“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性能和重点行业领域中高端的应用需求矛盾依然存在”,国产机器人在高端应用领域缺位。
  突破核心技术是关键点
  虽然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在高端应用领域竞争能力较小,但是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行业在继续扩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渗透率越来越高,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重要战略,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应用快速拓展至塑料、橡胶、食品等细分行业,继汽车和电子之后,五金卫浴、家具家电也成为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服务机器人方面,智能化相关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并跑,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处于同等数量级,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等应用层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催生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在特种机器人方面,政策引导带动特种机器人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特种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目前,在特种机器人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特种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搜救/排爆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并在一些领域形成优势。
  面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仍以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政产学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实现了控制器的国产化。
  突破核心技术需专注
  核心零部件只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核心技术是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从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核心软件、核心器件,到工业机器人和应用工艺系统解决方案等等多个方面。突破核心技术必须进行全面的突破,而且需要协同发展,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和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10年是发展的窗口期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上线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快速演进,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推动下,不断形成新的发展形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日益凸显,有望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先锋力量,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市场,从而带动与机器人相关的新材料功能模块、感知获取与识别、智能控制与导航等关键技术与市场快速发展。
  专家指出,抓住未来10年智能社会发展的窗口期,加速换挡,在这一轮深刻调整产业结构中,向新的发展平台跃迁,实现新驱动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继续阅读